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综艺首秀就9分原来文化人这么好笑宗博堂奖金制度中宫无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4 9:51:5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昌邑利吧好人们一边传播着他“不想拔牙才从事文学”、“《活着》9.4分的原因问豆瓣”之类的“段子”,一边有人诧异:“原来余华还活着”。

  他拍了个视频:有人拿余华的《活着》给他签名,他也毫不推辞,干干脆脆地写下了“余华”两个字。

  西川,中国现代诗诗人,在80年代,他与海子、骆一禾一起被称为“北大三大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除了《虚构的家谱》《深浅》等等,如今,在国内海子诗歌较全的版本《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也是由西川编纂。

  然后拿起沈从文的一本书,嘀咕,“沈从文啥时候写过这本,《慌慌张张不必生活》?”

  聊到他俩共同的学生,余华最后不忘丢下一句:现在她已经不听她的了,只听我的。

  看到苏童的《青石与河流》,立马挑出对方的口误:明明是1986年发的,哪里是1985年,你给虚构提前了一年。

  跟马原视频的时候,还不忘吐槽,你这个气色挺好啊,没有因为见我们化妆了吧。

  他说他曾经经历了几次搬家,家里存着五六十箱子书,也随他征战南北。这些书都留着,可是曾经与各位文学大家的通信,却被他一把火烧了。

  史铁生给他写过信,还在信里附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余华自己已经分了房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因为那时苏童还是《钟山》杂志的编辑,找余华约稿,开头第一句是:余华兄,可否给我们《钟山》第几期写一篇小说。

  由于是手写,苏童写字的力气还挺大,力透纸背,却没想到让余华看见了上一封信的开头留在自己这张纸上的印记:是“铁凝姐”。

  在十几年前,余华、苏童、西川这样的作家,都是高高摆在书架上,或是在严肃的文学论坛、访谈里,作为读者来说,是很少能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他们生活中的模样。

  当你真正认识余华了之后,他身上所体现的(毒舌)气质,与他小说里沉重的时代感,产生绝对反差。

  毕竟,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以获得知识的方式,实在太多了,公众号,短视频,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这个问题在《脱口秀大会5》里,童漠男也吐槽过,短视频解构下的《百年孤独》,只需要三分钟,就能看完一本近30万字的小说。

  也许全国看过《百年孤独》的人没有多少,但这种解构视频,能有126万的点击量。

  但如果去花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读完一本书,这时间从何而来,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

  读书,不像是一部电影,一部话剧,一条短视频,两个小时就能迅速获得想要的情绪。

  我们是需要在工作、发呆、宣泄中,再去找到一个重塑内在自我的过程,它虽然见效慢,但它效果长。

  一位妈妈,在书店“暴走”,大喊书店是在卖“毒品”给自己的孩子。书店的员工们也是格外无奈,孩子是真想看,找来同学代买。

  先不论,这本书的内容,是否是真“毒品”,也不讨论这个家长的护犊心切而做出的过激举动。

  当他第一次看完《狂人日记》的时候,他形容自己被鲁迅吓了一跳,“太牛了”。

  但到了成年之后再看,有了生活的阅历后再理解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看着他,固执地坚持的某些一戳既破的泡沫,仿佛也与自己的内心有了些共鸣。

  毕竟,肉眼可见,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于实体书店,在疫情的冲击下,也摇摇欲坠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电商平台买书,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手机平板上看书,书店到底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拍照打卡?

  就像节目中叶兆言所说,他的爷爷叶圣陶每天坐在书店前七八个小时的写作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板觉得不收这些书,就感觉会对不起它,如果客人来买书,找不到想要的书,又对不起客人。

  在《纪实72小时:漫步巨型书店的活字森林》里,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书店与书,是有着一种期待——

  但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国家,书店依旧是遇到受益下降,倒闭越来越多的境况。

  拥挤的地铁,抽不出手捧着一本书看;繁忙的工作,抽不出一个小时去看大部头;跌宕的生活,让我们对新闻、规定投入更多注意力。

  但有这么一个数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闭书店1573家,开张数是关闭数的2.6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