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没有公告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娱乐新闻网 >> 电影资讯 >> 正文
  弑父与求生:当贾樟柯不可复制如今的青年导演做着怎样的电影梦郑豪泳母亲的眼睛简谱           ★★★ 【字体:
弑父与求生:当贾樟柯不可复制如今的青年导演做着怎样的电影梦郑豪泳母亲的眼睛简谱
作者:佚名    电影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4    

  蝮蛇的利器阅读答案从拿到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片到正式公映,导演仇晟等了3年。这期间他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也体察到中国电影的下行趋势。他不知道自己会在这条路上坚持多久,但至少现在,他依然喜欢和电影相依为命的感觉。

  2021年元宵节,电影《郊区的鸟》终于在国内院线公映,这是导演仇晟的处女作,此前曾荣获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片。这个春节,仇晟基本是在宣发的忙碌夹缝中度过。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经历,他倒挺享受这种感觉。

  唯一让他有些始料未及的是,今年的春节档如此疯狂。本来想着元宵档期既能避开正面相遇,又能借点市场余温,但现在看来,院线留给他的空间依然有限。

  不过,就算春节档没有这样持久的热度,作为一部新导演的文艺片,《郊区的鸟》也很难有多少票房惊喜。参考不久之前上映的《日光之下》和《小伟》,仇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悲观的预期:1%左右的排片,100万的票房,有可能连成本回收都无法实现。

  时至今日,仇晟对此也不是那么在意了。最开始,电影计划2019年初上映,因未能及时拿到龙标作罢;8月定过一次档,结果撞上了《哪吒》《速度与激情》等大片,临时撤档,准备等到转年春天再说;谁知2020年,疫情来了。这期间,仇晟想过直接改成网络发行,在多个电影节放映过之后,他已经满足了,对于大银幕没有太多执著。就在即将下决定的时候,影院复工,于是出品人跟他说“我们再坚持一下吧”。

  只是这份坚持,在现实面前难以避免的微不足道。上映首日,票房仅有2.3万。

  出生于1989年的仇晟,原本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按照正常轨迹,他应该从事着与医疗器械相关的职业。但毕业那年,他却带着行李一路向南,到香港浸会大学转读电影制作的硕士。这是早在高中时就种下了的梦想,只因错过了当年的艺考,才延迟四年。2015年,他自编自导了一支37分钟的短片《高芙镇》,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女主角找了23岁的春夏出演——转年凭借《踏血寻梅》,春夏成为金像奖影后。

  2016年,仇晟开始创作《郊区的鸟》剧本,并尝试融资。现在看来,他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行业的蓬勃时期:“那个时候,行业外的热钱很愿意去投资一些电影公司或者投资单个电影产品,大家也对新导演、新作品抱有期待。我们从2017年大概二三月份完成剧本,到大概六月份融到第一笔钱,十月份就开机了。”

  2018年,《郊区的鸟》制作完成,仇晟又开始了下一部电影的剧本创作。有了第一次还算顺利的经验,他的心气也高涨起来,成本上做出翻倍的预算设计,结果寻找投资时碰了壁。“2018、2019这两年,电影市场的增速都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所以行业内可能攒了一些没发行的电影,但都没什么现金,行业外的钱也不怎么进来了。整个电影行业慢慢在往下走。”直到2020年初,仇晟才遇到一家公司愿意投资,快要谈成之际,却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四月份再见面时,资方告诉他,公司改变了投资策略,不投周期长的艺术片,转而投资已经完成了的、下半年能上映的电影。刚刚出现的一点光明又灭掉了。

  第一部作品尚未公映,第二部作品又面临胎死腹中的可能,仇晟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之中,甚至一度出现腹泻、胸闷的生理反应。更窘迫的是摆在当前的生活压力,《郊区的鸟》筹备期间他投进了自己不多的积蓄,后期时又找家里借了钱来弥补不足,眼下不能再借钱度日了。于是,他开始尝试商业项目,加入了黄斌导演的《暗恋》(改编自八月长安IP《暗恋橘生淮南》)担任联合导演。项目收入足以保证他未来两年的生活无忧,在这个层面上,这不失为一条放在他面前的坦途。

  但仇晟却不想再做下去了,至少现阶段不会。“我觉得现在我还没有办法在那个系统里尽兴,如果我太勉强去够那个东西,可能会受到很多限制。”如果需要,他宁可接一些收入没有那么丰厚的广告之类,“更短小一点,但是更好控制。”

  即使只是在文艺片的领域内,仇晟也不想过早过快地跨过某条界线。“毕赣、忻钰坤、万玛才旦,他们已经越过了界线,当然有他们的不自由,但他们后面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被产业所关注的,也会进入正常的市场流通。至少在现阶段,我并没有特别挣扎着要跨过那道界线。还是看以什么姿势跨过吧,比如毕赣的方式就有点措不及防,我也会觉得那种方式有点奇怪。”

  类似的理想主义,大抵是每一个怀抱梦想的年轻人都会有的。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以理想的方式无限接近它,哪怕最终只是一场旧梦或者幻梦,甚至大部分人连做梦的机会都不曾拥有。2016年的FIRST训练营,一共有包括仇晟在内的8个年轻人参加,他们已然算是同代人中的前10%了,五年过去,只有4个人拍出了真正的电影;《郊区的鸟》的副导演是仇晟师弟,同样的浸会出身,同样的电影梦,如今的他却还没找到创作自己作品的机会,只能在各个电影剧组里做现场导演或是接一些剪辑的零活。对此,仇晟是清醒的,除了一些自认为的才华和能力,他承认自己是比较幸运的那一个。

  在豆瓣电影上,《郊区的鸟》的评分只有6.4,远远低于仇晟的预期。“最早在FIRST电影节首映之后,那段时间我挺关注豆瓣评分的,我最早的预期大概是7.5,因为我没觉得它很难懂,而且价值表达或情感倾向上也不算特别有争议。但一开分,好像是6.9、6.8,后面又往下掉过一次,掉到6.2,最近是稳定在6.4。”这个不算小的落差,的确让他难过了一段时间,不过慢慢也就看淡了。但一些评价却始终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疼痛感挥之不散:“因为我自己觉得是怀抱着一个赤诚的心态去做片子,有人说我没有情感或者比较虚假,还是蛮戳痛我的。”

  没有情感或者虚假,很大程度上跟叙述及表达方式有关。通常,情感爆发必须依靠铺垫和提示来实现,影像中的情绪需要动机,观众的情绪需要过程,否则便容易显得突兀、牵强、做作,甚至莫名其妙。仇晟显然在有意地试图突破这些。比如男主角生日的一场哭戏,短促、直接,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于是情感共鸣就自然变得有些困难。决定这么做时,仇晟就预料到了效果,他知道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剪辑或者前面多给一些信息就可以解决,但他希望自己能跳脱某一个动作和表情的字面意义,形成多义性——“字面意义就是在逻辑链上的统一。但我觉得他哭可能是感动,也可能是失望,又或者是一种出神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我想达到一种纯粹的哭。”在解释“纯粹的哭”时,仇晟使用了两个文学概念:“可能靠近加缪或者法国新小说的写法”。

  连同诸如豆瓣评论中所言,《郊区的鸟》“轻而易举看出是侯麦+洪尚秀+阿彼察邦的集合体四不像”,其实恰好共同体现出这一代创作者的某种特质。比之于过往,他们成长在一个更开放更便捷的时代,很早便接触、吸收了大量的文学、电影等艺术经验,拥有着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但这也可能是另一种陷阱,过多的概念有时会彼此干扰,进而阻碍自我表达,同时也阻碍着面向受众的有效抵达,通常所说的“概念先行”便部分地与此相关。

  仇晟也有这方面的纠结:“我先有一个直觉出来,但我可能会太快地去分析它,是不是破坏了某种纯粹性或者是破坏了某种直接性?我现在也还不知道它对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好像一直是一个有点无法摆脱掉的东西。”同时,便捷地看到全世界的艺术作品也可能会使得彼此界线越来越模糊。“中国电影可能借用拉丁美洲的手法,但好像谈论的就变成拉丁美洲的问题,而不是中国的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是面对当下问题或者周围具体问题。在这个里面有挺多诱惑。”

  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然成为这一代年轻创造者的某种集体无意识,当它被处理恰当时,自然会带来惊艳之感,比如当初《路边野餐》几乎获得一致的赞誉,当它没有被处理恰当时,便会落入沉溺自我、无病呻吟、故作深沉的批评。仇晟承认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和关心的东西属于小众,但他觉得问题不在于小众,而是“在影像层面怎么样用一种新的方式给它弄成,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办法。”

  在许多叙述中,仇晟常常会与“杭州新浪潮”一起被提及。这个看似跟“法国新浪潮”、“台湾电影新浪潮”相似的称谓,其实不过是媒体的一个叙事策略或人为的绑定,唯一的连接只是几位青年导演(一般包括仇晟、顾晓刚、祝新、郑陆心源等)都是杭州人。事实上,此前他们之间连熟识都谈不上,更何况明确的共同理念和紧密的共同行动?

  甚至在一些地方,他们还有着鲜明的异见。比如谈到顾晓刚的《春江水暖》时,仇晟就表示自己虽然也蛮喜欢这部电影,但某种程度上它是不真实的。“它保留了某种电影世界的完备性,但现在,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其实很少用面对面说话来解决。《春江水暖》是一种选择,维持电影世界的纯洁性或者延续性,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事情都被晓刚放到一个言谈的、现实的空间发生,但我对这个东西保持一个比较怀疑的态度。”

  在仇晟看来,顾晓刚的表达还是有山水栖居的概念,但自己对此并没有特别的信念。在《郊区的鸟》中,杭州不是西湖的临安,不是文人的江南,而是城市化前夜的郊区、破碎的拆迁现场和完全天然的树林,以至于如果去掉方言的台词,可以是任何一座中国城市。仇晟说,对于杭州乃至江南,自己更多的是一种焦虑,“我觉得江南这个概念挺强大,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陶醉其中,包括我自己在西湖边走,也经常感到一种舒适,但那个裂缝或者不舒服的地方还是能看到。”

  这与他的家族认同感有关系:“我爷爷奶奶当初住在江苏的盐城,苏北地区,我奶奶的是米店老板的女儿,我爷爷是个混混儿,拐了我奶奶沿着运河下来,到了杭州北部的拱宸桥码头落脚,然后跑船运,在那边造了房子,定居下来。所以,我自己觉得我是一个半南半北的人。然后,我也特别明确地感觉,运河直直地插进杭州城,对这个城市有很大影响。杭州有西湖和周围的一群山,有田园的成分,但它一直是被人工的东西插进来的,一直是打开的城市。”

  当然,有些东西依然是相通的。比如《郊区的鸟》和《春江水暖》都涉及到城市改造和新杭州的建设,而在对时间感的呈现和表达上,它又和毕赣的《路边野餐》有着相似的处理。仇晟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他觉得对21世纪中国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应该是王兵的《铁西区》。“《铁西区》分三个章节,叫工厂、艳粉街和铁道,我觉得基本上后面十几年的创作都可以被归在这三个大类里。工厂,讲的是一个计划经济的失序,比如《钢的琴》这类片子;艳粉街,相当于附着于工厂的社区,它的崩溃以及变异衍生出一群无所事事找不到目标的年轻人,贾樟柯的《小武》《任逍遥》都是‘艳粉街’的故事;最后是铁道,包括上面的货运列车,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我想到毕赣的电影,他那个长镜头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还在继续开的失去了功能的火车,我自己也是,小孩子们跨过铁道,火车就开过去了,开头的时候火车在他们头上经过,某种程度上在浪漫化这个东西。”

  只是局部的不谋而合,不代表整体的共同追求。仇晟说,今天的电影创作者不可能再像第五代、第六代那样聚到一起了,因为每个人要弑的“父”不一样。当年,第五代要弑的“父”是工具化的文艺,第六代要弑的是第五代和电影体制,仇晟觉得如今自己这代人没有那么明确的美学主张了,虽然某些价值判断是共通的,但每个人的取向不那么一样。

  “相对而言,我觉得贾樟柯是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个作者,但又属于拿起刀又放下的那种状态。尤是像《世界》或像《山河故人》这样的电影,向我们验证了在废墟上还可以跳舞、可以狂欢,他给我某种乐观的精神,这个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但这个‘父亲’自己否定掉了一部分,《江湖儿女》回到一个比较保守的姿态,讨论了一个伪问题。我好像愿意去把这部分捡起来去做一些发展。这个算‘弑父’吗?可能也不算,但算是某种反抗。”

  尽管贾樟柯被仇晟视为自己某种意义上的“父亲”,但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成为第二个贾樟柯。“贾樟柯可以靠纯卖海外版权cover掉成本。现在,竞争激烈了,中国的片子多了,对外售价卖不了那么高;国内的物价也高了,卖出去之后收不回成本。《郊区的鸟》就吃亏了,去了电影节,但龙标没有及时拿到,所以那些声誉什么就转化不到票房。再一个,现在的监管也更为系统和严密。”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创作者的表达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在仇晟看来,贾樟柯的《天注定》还是一个刚烈的电影,不绕弯子,但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或者《南方车站的聚会》就是所谓的虚实相生了,这种风格的转向不一定是主动的。“我觉得《刺杀小说家》也很有意思,蛮当代的一个电影,雷佳音想要对抗的那个东西最后变成在小说世界里对抗,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

  仇晟清楚,自己甚至连转变的过程都不曾经历,就直接从转变之后起步。《郊区的鸟》涉及到了因修建地铁而导致地面沉降的背景,但他没有任何挣扎,非常自动地选择了一个超现实的虚写方式。“大家都迂回,然后产生梦幻,然后产生超现实的表达,后来超现实又被固化成一种风格。”

  不过,他倒没有为此苦闷,他将之视为一种策略,就像第六代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策略一样。只不过,如今的策略看上去没有那么爽快、那么淋漓尽致而已,但不意味着一定妨碍表达的探索,或许还能提供更多的可能。他的下一部电影,依然是一个杭州故事,依然有一个梦境,但他想插入一段关于岳飞的往事,借此实现对历史与当下的一种勾连:“历史上的杭州安逸繁华,但它是一个赝品或者次品,是作为一个真正都城的备胎存在。岳飞死在这,好像他的英勇跟杭州有关系,好像他是杭州骨气的存在,但岳飞是死在监狱里的,跟杭州没啥关系。杭州人会很看重这个东西,好像他就是一个城市的脊梁。”包括再往后的计划,他想拍一部关于顾城的电影,回到诗人生命的最后六年时光,完成自己对历史的一次探索和解读。

  这或许代表着青年电影人在厚重感和纵深意识上的一种觉醒。某种程度上,当下的青年电影更多地呈现着私我感受,而在久远时空的主动连接与深层挖掘上缺少自觉,即使是对现时的表现也是由“我”之视角展开,无意去触及更为复杂的状况。对此,仇晟也有所困惑:“我觉得也很奇怪,为啥大家放弃掉了,我也没懂,不光是客观条件的问题。”他觉得,电影还是要去回答问题才能获得持久燃料,如果拍电影只是讲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物,这个事情支持不了多久。

  顺利的话,仇晟的第二部电影夏天时就会开机。之前跟家里借钱做后期时,母亲劝过他重新考虑职业选择,过上稳定正常的生活。他其实并不排斥那种生活,甚至可以接受找份普通工作坐下来上班,只是“情面”上有点抹不开。“说实话,我中学是一个蛮精英的学校,大学也是一个蛮精英的学校,同侪大多沿着既定的道路走,我有点像是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这时候你会有压力,就想在远方闯出一点名堂来,然后再见到他们。”

  理想中,他想成为大卫·林奇那样的导演,可以退而小众,也能在工业体系里游刃有余。最近两三年,他经常会冒出来一些偏向viedo art或者装置艺术的想法,如果有一天对电影失去兴趣,或许会往那个方向转行。于他而已,电影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它只是承载了青少年时期的热爱。但他现在还不知道那一刻会在什么时候来临,至少目前自己依然喜欢和电影相依为命的感觉。

电影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电影资讯:

  • 下一个电影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强推三本被遗忘的冷门小说设…
    湖南三部曲电影第二部:刘烈…
    世界十大电影制作公司毒舌评…
    中国版“环球影城”:可看可…
    东有迪士尼西有梦世界亚洲最…
    全世界公认最经典的十部电影…
    彭于晏:中国电影已经是世界…
    全球科幻电影 为什么美国人制…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世界的…
    电影的世界(简述世界电影发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娱乐新闻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